2013版网站      今天是2025年05月01日星期四 登录工作平台

    致公要闻

    致公要闻

    【两会对对碰】代表委员加入“群聊”:如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作者: 发表时间:2022年03月17日 点击:1571次

      踔厉奋发,一起向未来。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云南网特别推出“两会对对碰”融媒体策划,报网端微全媒呈现百姓关切、代表委员声音。邀请来自各行各业的嘉宾走进演播间,聊心愿、话期待,诉说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

     

      【人物名片】

      张慧

      在滇全国人大代表

      云南省律师协会副会长

     

      刘卫红

      住滇全国政协委员

      致公党云南省委会专职副主委

     

      周希宁

      云南国际贸易学会商务发展研究中心

      (自贸试验区研究中心)主任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多处提到“营商环境”。今年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对照先进省份和城市营商水平,努力追赶,力争3年全面提升并进入全国一流水平。针对“营商环境”这一话题,正在北京参会的代表委员热烈讨论着,今天的“两会对对碰”,他们加入了“群聊”。

     

      话题一:什么是全国一流的营商环境?云南追赶得上吗?

     

      张慧:一流的营商环境应该具备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开放便利的投资贸易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宽松有序的经营环境。从全国来看,浙江等经济发达省份在商事登记制度、市场准入门槛、纳税服务、市场主体清算退出、公平市场竞争等方面做得非常好。

     

      刘卫红: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力的制度保障,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与东、中部地区相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但资源优势、绿色能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具备后发赶超的潜力。

     

      周希宁:云南目前营商环境有三个方面的亮点。一是有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这一块试验田,二是数字政府的转型提升了政府的办事效率,三是云南营造出了一个非常好的重视营商环境氛围。不足之处在于,政府集成创新的能力以及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服务全流程方面,云南都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话题二:云南如何打造全国一流的营商环境?

     

      张慧:一是突出营商环境建设的法治核心,强化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二是强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平等保护,积极破除民营企业在招投标、政府采购等领域各种不合理条件限制或隐性壁垒。三是健全营商环境建设的协调机制,解决多头审批、多头监管、多头执法等影响市场主体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四是加强营商环境建设的长效保障,建立健全重大政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制度。

     

      刘卫红:一是抓大。持续做好央企入滇和精准招商世界500强企业工作,并以这些龙头企业为核心不断推动相关产业上下游企业发展。二是放小。持续深化对民营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放管服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融资、物流、人力等生产经营成本,减轻企业负担。三是有度。对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全面保障中小企业和企业家的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合法权利与正当利益。四是有为。在重点项目审批、土地规划、工程建设等涉及重大利益的环节,坚持公开透明,使权力在法治的轨道内有序运行。同时探索完善领导干部的容错、试错机制,鼓励积极作为。

     

      周希宁:标准层面:政府服务水平的提升,包括办事效率、法制化建设,通过营造标准版的营商环境,让企业获得成长;特色化层面:政府服务要懂企业、有感情。

     

      话题三:如何帮助云南中小企业做大做强?

     

      张慧:加强营商环境法治建设,充分尊重市场自然规律,在法治框架内调整各类市场主体的利益关系,把平等保护贯彻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

     

      刘卫红:一是要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二是要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精简市场准入行政审批事项,不额外对中小企业设置准入条件。三是要营造公平公正的融资环境,提高银行业绩考核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挂钩的比重,解决好“不敢贷、不愿贷、不能贷”的问题。四是强化财政支持,降低企业税费。五是进一步夯实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保障体系。认真履行与中小企业签订的合同或协议,加大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人员的问责力度。

    打开微信扫一扫

    云南致公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