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公要闻
热点新闻
【“五一口号”75周年】“五一口号”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编者按:
4月11日,致公党云南省委会召开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5周年座谈会。会上,老中青党员结合自身经历和致公党云南省委会40年的奋斗历程,围绕“五一口号”作了主题发言,共同重温了“五一口号”发布的历史背景、内容、现实意义及精神实质,共同回顾了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发展的光辉历程,让与会人员对致公党的初心使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小编将发言内容一一编发,以飨读者。同时,省委会开展的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5周年征文活动,收到了一批质量高、感悟深的文稿,小编择优发布,敬请期待!
“五一口号”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罗金洪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今年,是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5周年,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之后形成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和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为标志建立的新型政党制度,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形成的历史开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历史蕴藏着一切智慧”。作为民主党派,新时代对“五一口号”的最好纪念,就是应该从“五一口号”给予我们的启示中汲取智慧,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让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基于中国国情和历史文化、体现人民意愿的民主形式在新时代越来越彰显出其光彩夺目的制度优势。
一、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形成的开端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要说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形成的开端,首先有必要对“五一口号”的由来与重大历史意义做分析探讨。
(一)“五一口号”的由来
解放战争时期,为了迎接全国性革命胜利的到来,几乎每一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中共中央都要通过发表言论、社论、刊发文章以及举行集会、游行等活动进行纪念。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以发布“五一口号”的形式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
1948年4月30日发布的“五一口号”共有23条,其中,开启中国多党合作新纪元的是第五条:“(五)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五一口号”的发布,表达了各民主党派、各社会团体和海外华侨的政治心愿,激发了他们的政治热情,调动了他们建设新型民主政治的积极性,因此出现了“一呼百应”的热烈局面。“五一口号”发布的第四天,民革中央主席李济深便同其他各党派从香港联合通电,赞扬“五一口号”是“民主统一战线争取革命胜利的具体指针,”表示拥护和支持。8月1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复电李济深等民主人士,对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赞同召开协商会议表示“极为钦佩”。1949年1月22日,李济深、沈钧儒、马叙伦、郭沫若等55名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民主人士,在联合发表的《我们对时局的意见》中明确表态:“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贯彻始终,以冀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独立、自由、和平、幸福的新中国之早日实现”。这是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在政治上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在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阶层进步民主人士的积极响应和共同努力下,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代表全国各族人民意志,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作出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国旗、国歌、纪年4个重要决议,选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标志着100多年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运动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胜利,标志着爱国统一战线和全国人民大团结在组织上完全形成,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二)“五一口号”发布后建立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形成的开端
“五一口号”发布后, 各民主党派纷纷积极响应表示:“中共在中国革命艰苦而长期的斗争中,贡献最大而又最英勇,为全国人民起了先导和模范作用。因此,这次新政协的召开,无疑我们得承认它是领导者和召集人。”在当时“选择谁、跟谁走”,这绝不是消极被动的盲从,也不是外在强制的胁迫,而是积极主动的认同、自觉、自愿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新型政党制度顺势形成。这标准着,在中国,除了选举民主之外,还有符合中国国情的协商民主。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之后形成的新型政党关系和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为标志建立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形成的开端。
二、民主党派要为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贡献智慧和力量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五一口号”发布至今已经75周年,75年来的光辉历程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正确有效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这个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民主党派对“五一口号”发布75 周年的最好纪念,就是要增强历史使命感,不断提升民主党派参与政党协商的能力,为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要不断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
近年来,各民主党派发展了一些学历较高的党员,这其中的大部分党员,不仅学历较高,而且科研能力也较强。但他们整天埋头搞科研,很少对世情、党情、国情进行了解,很少关注中共党委、政府近期的中心工作,对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民生问题了解掌握也是不够。在这样的条件下开展政党协商,难免会影响协商的效果。因此,开展政党协商,必须不断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要加强民主党派各级组织的政治思想教育,不断拓宽民主党派成员知情明政的渠道,让民主党派成员不仅专业理论水平高,而且政治思想觉悟也高,在开展政党协商过程中能将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政治把握能力做到完美结合,从而提高政党协商的效果。
(二)要切实提高民主党派的调研能力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民主党派要在政党协商过程中,提出独到的意见建议,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提高党派自身的调研能力,将提高党派自身调研能力,下大力气做好调研工作,作为民主党派提出独到意见建议,提出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要拿准调研的具体课题,科学组建调研小组,不断创新调研的形式,善于借助“外脑”,破解民主党派受界别特色限制而人才不丰富的困境,以此增强调研的成效。
(三)要不断实践,丰富政党协商的形式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就是要广开言路,博采众谋,动员社会成员一起来想、一起来议、一起来干,以此找到全社会的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民主党派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不断地加强民主党派参与政党协商的生动实践,不断丰富政党协商的形式。要进一步完善重点调研成果的协商,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将调研成果尽快地、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中共党委、政府的决策;要进一步完善座谈会、征求意见会的协商,在各种协商会议上,民主党派要避免无准备的即席发言;要寓监督于协商之中,新时代民主监督不是一味地“挑刺儿”,而是要将民主监督寓于政党协商之中,以开展政党协商的方式向被监督者提出监督意见,力求让被监督者乐意接受民主监督,主动寻求民主监督;要注重政党协商反馈,根据协商反馈不断调整民主党派参与各种协商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民主党派参与政党协商的效果。
(作者系致公党大理州委会专职副主委 罗金洪)
打开微信扫一扫
云南致公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