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留学人员创业园发展概况
云南留学人员创业园发展概况
——致公党云南省委调研留学、海归人员云南创业情况
云南留学人员创业园是2001年9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由昆明高新区创办的为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提供创业服务的专业化园区。云南留学人员创业园的运作模式是与云南省大学科技园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运作模式。管理机构为云南留学人员创业园管理办公室、云南省大学科技园办公室(以下简称“两园”)。“两园”成立十多年来,在省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服务、创新为重点,以高新技术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为目标,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创新型企业为宗旨,着力吸引、挖掘、培育了一批创业团队完备、研发能力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企业。依托省内外高校的教学、科研设施和研究成果,充分发挥昆明国家高新区体制、机制、政策的优势和社会服务功能,实现了高校、科研机构的智力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有机结合。“两园”现已成为昆明高新区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云南省、昆明市留学归国人员的创业平台。2004年被共青团中央评为“中国青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2008年被科技部评为“国家火炬计划先进集体”。
目前,园区共有一期、二期、两个孵化基地,拥有孵化场地2.9万平方米。园区已聚集了来自入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的44名留学人员在园区创办企业,入园企业132家,其中,留学人员参与创办的企业65家,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23家,国家级研发、技术中心 7 个,省级研发、技术中心7 个,市级研发、技术中心 6个。上市企业 1家,进入上市辅导期的企业 2家。园区企业的产业涉及新材料、生物、医药、光机电、IT、环保、高效农业等领域。随着入园企业的数量增加,规模的扩大,各项经济指标呈现快速增长。2012年两园入园企业实现总收入8.9亿元,上缴税金1.1亿元,总收入超过亿元的企业2家,5000万元以上企业5家,1000万元以上企业14家。
园区企业自主创新实力不断增强,在孵企业拥有各类知识产权共387项,其中发明专利229项,实用新型专利67项,外观设计专利36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3项,新药证书2项。37家企业拥有注册商标,昆明市知识产权局确定的56家昆明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事业单位中有9家是园区企业。园区企业已获得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66项,其中:国家“
为加快园区创新创业人才基地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2012年园区共有博士47人(其中留学人员23人),归国留学人员44人中,从事生物医药领域的有19人,电子信息的12人,新能源的6人,新材料的5人,其他类型2人。入园创业合作专家110人,国家人事部 “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奖1人,省市授予“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11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10人,获“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新领军人才”7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
为加快园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两园”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研发资源、中介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先后建设了“生物医药公共试验共享平台协作网”、“中小企业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CNKI工程)、“园区企业管理数据库”、“中小企业项目(产品)推介服务平台”、“昆明高新区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等各类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生物医药公共试验共享平台协作网”已与云南省的12家科研院所和生物医药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协作关系,大大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协作网实现了网上信息查询、服务申请、服务受理、信息维护、预约服务、专家及科技力量、系统管理等8项主要功能,能够提供的实验资源88项,大型仪器68项,技术服务19项,专家人才90余人。“中小企业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CNKI工程)、收集了经济与管理、电子信息科技、医药卫生科技、生物学、轻工业手工业(食品加工)、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等行业的期刊、博士论文、国家科技成果、中国标准、重要会议论文等相关数据库,以两园的门户网站为信息发布平台,链接5个基本数据库,并免费为园区企业提供检索和下载服务。对企业的产品工艺改进、新技术研发、决策管理、科技查新等日常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加入云南技术转移联盟、中国留学人员创业园联盟等专业化、信息化的高效服务孵化平台,方便园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提升综合竞争能力,并推动园区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营造良好的信息资源共享环境,发挥倍增和辐射引领作用,推动高新区、昆明市乃至云南省创新孵化平台和创新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园区为企业进行商业计划、市场策划、为园区企业开展企业管理培训、协助企业多渠道筹资,经过孵化,生物谷灯盏花、云南沃森生物、云南亚太环保、昆明理工恒达、昆明优利丰园等一批企业已达到毕业标准,并购地建厂,实现规模化生产。园区成功向高新区输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好、生命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园区已成为昆明高新区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云南省知识与技术创新、高新技术成果孵化的重要基地之一。
打开微信扫一扫
云南致公微信公众号